自动分液系统在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研究

更新时间:2025-08-14 编辑:boqinglab 关注人次:0 新格搜索


病原体检测在公共卫生、临床诊断及食品安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。传统检测方法依赖手工操作,存在效率低、误差大及生物安全风险高等问题。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,全自动分液系统逐渐成为提升检测质量的关键工具。博清生


病原体检测在公共卫生、临床诊断及食品安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。传统检测方法依赖手工操作,存在效率低、误差大及生物安全风险高等问题。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,全自动分液系统逐渐成为提升检测质量的关键工具。博清生物科技(南京)有限公司研发的自动分液系统,结合前沿技术,在病原体检测中展现出显著优势。

一、材料与方法

(一)实验材料

1、博清生物自动分液系统、荧光定量PCR仪、核酸提取仪

2、食源性致病菌快检试剂盒、新冠病毒检测试剂

3、标准菌株(大肠杆菌O157:H7、沙门氏菌)

(二)系统技术参数

1、分液精度:1μL-50μL≤±1.5%;100μL以上≤±1%

2、处理速度:96孔板100μL加液时间<8秒,每小时可处理450-1200板

3、兼容性:支持96孔板、深孔板、PCR管等多种耗材,兼容PCR、ELISA等检测平台

4、生物安全:全封闭负压系统,内置紫外消毒及气溶胶吸附模块

(三)实验设计

1、效率对比:分别使用手工分液与博清系统进行100份样本的PCR反应液分装,记录时间及误差率。

2、精度验证:对同一试剂进行多次分液,检测CV值(变异系数)。

3、实际应用:在新冠病毒检测、食源性致病菌筛查中评估系统性能。

二、结果与分析

(一)分液效率与精度

1、效率提升:博清系统完成100份样本分装仅需12分钟,而手工操作需45分钟,效率提升73%。

2、高精度表现:100μL分液CV值<1.5%,5μL分液CV值<3%,显著优于手工操作(CV值通常>5%)。

(二)病原体检测应用

1、新冠病毒检测:系统整合分杯、加样、分液流程,实现从样本到PCR结果的全自动化操作,单样本处理时间<23秒,检测灵敏度达10拷贝/μL。

2、食源性致病菌筛查:配合快检试剂盒,2-8小时内可同步检测多种致病菌,检测结果与传统培养法符合率>98%。

(三)生物安全性能

全封闭负压设计有效隔离样本,减少操作人员暴露风险。紫外消毒模块可在检测后自动灭菌,携带污染率<5ppm。

三、讨论

(一)技术优势

1、自动化集成:与荧光定量PCR仪、核酸提取仪无缝衔接,实现“样本进-结果出”全流程自动化,降低人为干预。

2、智能控制:内置彩色触摸屏及自主开发软件,支持多模式编程及实时监控,可自定义分液体积、速度及振荡混匀参数。

3、微流控技术潜力:结合微流控芯片可实现纳升级分液,适用于单细胞分析及痕量病原体检测。

(二)应用价值

1、公共卫生应急:在新冠疫情中,系统助力方舱实验室实现高通量检测,单日处理样本量超万份。

2、基层医疗普及:便携式设计(重量<1100克)及低维护成本,适合偏远地区及现场快速检测。

3、科研创新:支持反应体系微缩化(低至5μL),降低试剂消耗30%-50%,同时提升检测灵敏度。

(三)局限性与展望

1、目前系统对高粘度试剂(如Matrigel基质胶)的分液精度仍需优化。未来可引入压力反馈控制技术,进一步提升复杂液体处理能力。

2、结合AI图像识别及深度学习算法,实现异常样本自动识别及结果智能判读,是系统升级的重要方向。

博清生物科技(南京)有限公司研发的自动分液系统通过高精度分液、智能控制及生物安全设计,显著提升了病原体检测的效率与准确性。其在新冠检测、食源性致病菌筛查等场景中的优异表现,为公共卫生防控及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工具。随着技术迭代,该系统有望在微流控集成、AI融合等领域进一步突破,推动病原体检测向智能化、精准化发展。


内容来源:http://www.boqinglab.com
分享到微信
本文地址: http://www.goz.cn/a/news/jinritoutiao/2025-08/show-1308.html 点击链接地址复制。
上一篇:三气培养箱在肿瘤药敏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:电热恒温水浴锅在临床样本处理中血清与血浆灭活的应用研究

服务支持

我们珍惜您每一次在线咨询,有问必答;用专业的技术,贴心的服务,解答您的开发疑问。

让您真正感受到我们的服务态度和专业技术!